海口交通重大规划!!!

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海口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含枢纽规划2020-2035年公示稿意见的公告轨道交通湛海高铁等重大项目在列具体情况赶紧往下看海口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含枢纽规...

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发布了

关于公开征求

《海口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含枢纽规划)

(2020-2035年)》(公示稿)

意见的公告

轨道交通、湛海高铁等重大项目在列

具体情况赶紧往下看
《海口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含枢纽规划)(2020-2035年)》(公示稿)

巩固提升海口国际性枢纽城市地位

主城区构建0.5小时通勤圈

时空可达目标分为岛外圈层、岛内圈层、综合经济区圈层和主城区圈层。

🚅岛外圈层——“1-2-3”:建立客运以航空为主,货运以港口为主的运输方式,实现1日畅通全球,1.5小时通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3—4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的目标。

🚅岛内圈层——“2-1-0.5”:岛内圈层以高铁和公路运输为主,打造海口市与岛内主要区县之间2小时畅行圈。

🚅综合经济区圈层——“1小时都市生活圈”:海口综合经济圈圈层,以区域轨道和城际公交为主,实现1小时都市生活圈。

🚅主城区圈层——“0.5小时通勤圈”:近期以城市公交客运为主,远期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构建主城区内各组团0.5小时通勤圈。

摄图网_306049043

构建现代化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加快实现琼州海峡湛海高铁开通运营

在构建现代化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方面,《规划》提出以美兰机场、海口港为龙头,以内外衔接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络、轨道交通网络为支撑,打造国际性对外交通枢纽体系,依靠对外枢纽实现1日联通全球,1.5小时通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3—4小时通达全国。

美兰机场定位为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国际航空枢纽。2035年实现三期规划,设计吞吐量达6000万人/年;2050年实现远期规划,设计吞吐量达1亿人/年。其轨道集疏运体系建设,重点引入1号线和5号线,集疏运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40%。道路集疏运体系建设,规划5条高速公路、6条快速路,构成道路集疏运体系。

港口建设上,“一港三区,一体两翼”的海口港整体布局。新海港作为琼州海峡客货滚装门户港,规划打造便捷、高效、绿色的世界一流综合交通枢纽、支持高铁过海的港口码头枢纽;马村港作为货运港口,秀英港逐步退港还城。至2035年新海港区旅客吞吐量达5200万人次/年,客车吞吐量达360万辆/年,滚装货物吞吐量达1.05亿吨/年,货车吞吐量达340万辆/年。新海港道路集疏运体系建设,规划“A”字形的“两纵三横”高快速路通道。

在铁路发展上加快实现琼州海峡湛海高铁开通运营;远景预留琼州海峡跨海工程、谋划海口-三亚中线高铁、环岛高铁线路南迁和海口-三亚观光列车等重大项目。以海口站为主枢纽,作为环岛高铁始发站、未来服务高铁过海;以海口东站、美兰站为辅助枢纽;以海口南站为铁路货运枢纽,建设货运中心站;未来随环岛高铁外绕建设高铁新客站。

图源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下同

推进“海澄文定”交通一体化

形成“陆海铁”融合发展

在推进海澄文定交通一体化方面,《规划》提出综合经济圈层的概念,以区域轨道和骨干公路为主,实现1h都市生活圈。

立足于保障自贸港运输便利化和服务水平,加强“海澄文定”四市县客货流联系,以公路网、区域快线、客货枢纽作为“海澄文定”交通设施建设的三大抓手,形成“陆海铁”融合发展、结构层次合理的“海澄文定”一体化立体交通网络。

 

构建纵横辐射、内外衔接的骨干路网,规划“三环五射”高速公路网和“两横七纵”国省干线网;构建绿色高效、快捷集约的快线轨道,区域轨道与城市轨道的双网融合,为“海澄文定”区域自贸港建设提供准时、高效的出行方式,保障经贸活动开展、支撑人员交往流动。规划区域快线3条、环岛高铁3条、货运线2条,构筑功能层次分明的区域快线轨道网络。



 

此外,海口要构建功能清晰、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县道公路网。规划34条县道,里程共计545.5km。其中,县道保留182km(原即为县道,含等级提升),乡村道提升306km,新建县道57.7km;规划里程与现状里程(233km)相比较,增长312.5km。

构建公共交通主导型城市

整体规划5+1城市轨道交通和市域线网络

分阶段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打造特色城市道路网。近期以城市公交客运为主,远期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构建主城区内各组团0.5小时通勤圈(中心组团至长流通勤圈0.5小时;中心组团至江东通勤圈0.5小时)。

在出行结构上,《规划》提出目标为,至2035年,道路交通运行效率有改善,公共交通主体地位基本确立。2018年公交出行比例11%、2025年公交出行比例15%、2035年公交出行比例20%。

在主城区圈层,实施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的分阶段发展策略;打造高快相融、疏密有致、级配合理的特色城市道路网。规划5+1的城市轨道交通和市域线网络;中心城区道路网密度达8km/km²以上。

轨道交通成网运营前,规划215km的公交专用道线网。随着轨道交通运营成网,优化调整公交专用道、缩减规模,规划126km的公交专用道网络。全市主城区共规划108个公交场站,大力推进规划公交场站建设,有力保障公交服务。

在海口市主城区圈层,依托城市轨道和市域快线构建形成“环+格”放射状轨道网,整体规划构建5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1条东环市域线的轨道交通网络,全面覆盖海口中心城区及两翼重点功能区。

打造高快相融、疏密有致、级配合理的城市道路网。以新区建设和旧区更新为契机,以搭骨架、分差异、强集散、优设计为抓手,加快片区骨干路网建设,织补破碎路网,优化道路空间分配,打造高快相融、疏密有致、级配合理的特色城市道路网。构建“三横七纵”快速路网和“两横八纵”交通性主干道网络。

 

 

为改善海口滨海立交作为交通枢纽功能

优化路网布局加强节点通行能力

海口计划对滨海立交进行改造

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赶紧来看



海口将改造滨海立交,世纪大桥咽喉段扩容至双向8车道
 

01
主要建设内容

为改善海口滨海立交作为交通枢纽功能,优化路网布局加强节点通行能力,海口计划对滨海立交进行改造,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滨海立交东往西(EW)直行匝道连接长堤路和滨海大道,拼宽滨海立交瓶颈段,同时拆除现状(龙昆路连接滨海立交)西往南(WS)、南往东(SE)右转匝道,相应拓宽地面辅道等。

 

改造方案示意图

图源海南交通广播
02
计划改造范围

滨海立交位于海口市中心城区,项目起于滨海立交北侧,止于南大桥北侧接地处,全长约1.23km,此次计划改造范围向西延伸至玉沙路路口、向东延伸至泰华路路口。

滨海大道立交是龙昆路与滨海大道的交叉节点。滨海大道是海口市城区北部东西向贯通的大通道,而龙昆路作为海口市中心城区贯通南北的空间发展轴心,是海口“三横七纵”骨干路网中重要的纵向干道,与多条交通干道相交。

03初定方案

 

拆除现状WS、SE右转匝道

相应拓宽地面辅道,将右转交通转移至地面道路,释放南北向直行空间,同时把两处右转匝道跳水台之间拼宽补全。

拼宽龙昆路主线瓶颈段

上下世纪大桥段达到标准单向3车道规模,接环形匝道段达到标准单向4车道规模,世纪大桥咽喉段相应扩容至双向8车道规模。
 

新增EW直行匝道

横跨龙昆路、连接长堤路和滨海大道的EW直行匝道为单向2车道规模,西侧引桥段长117米,东侧引桥段长125米,桥梁段长648米,全长890米。原西向东主线保持现状作为集散车道使用,减少转向交通出入交织对直行交通的干扰。

在拼宽滨海立交瓶颈段方面,世纪大桥咽喉段相应扩容至双向8车道规模,拼宽长度约167米;上下世纪大桥段达到标准单向3车道规模,拼宽长度约83米;接ES、 SW环形匝道段达到标准单向4车道规模,拼宽长度约120米。

地面道路改建

此外,因立交及龙昆路地面道路改造、空间重组引起地面道路改建,主要包含龙昆北路东半幅机非分隔带的拆除,电力架空线入地,以及车行道、绿化、地上地下管线、路灯、交通安全设施等设施的恢复重建。
 


对海口未来发展你有什么期待呢?

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发现更多精彩